让全球共享中国优质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2024-04-27 16:58:50 来源: sp20240427

原标题:让全球共享中国优质教育资源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工作人员在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工作人员在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编者按 作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利器”,慕课具有便捷、开放、共享等特点。它在打破教育时空限制的同时,为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其中,“慕课出海”“慕课西行”近年来备受关注。“慕课出海”取得了哪些成就?“慕课西行”进展如何?为此,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以飨读者。

在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慕课出海”的最新成果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报告称,中国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品牌。

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中国慕课已经开设341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10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学习者近2540万人次。

“我国已经成为数字教育第一大国。我们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做好‘慕课出海’,把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都必不可少。”日前,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慕课出海”成果显著

西安交大是我国较早发展线上教育和慕课课程的高校之一。陈灵表示,在慕课兴起之前,西安交大已经积累了一批优秀的数字化课程成果,并取得了多个奖项。

“慕课刚兴起时,我们就注意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第一时间探索搭建慕课平台,制作慕课课程。慕课并不等于视频课程。”在陈灵看来,慕课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育模式,包含多个教学层次,关联着多种不同的技术形态。除在线课程之外,在线指导、课后咨询、配套资料等都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慕课还需要一个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

2015年,西安交大加盟了Coursera国际课程平台,并同时上线了3门永久开放的全中文自助课程,随后又陆续上线了13门课程。截至2023年11月,这些课程的累计选课人数已经超过8万人次。

在课程上线Coursera国际课程平台的同一年,西安交大与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共同发布了《西安宣言》,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依托这个联盟,西安交大开设了能源化工、健康医疗等30个培训专题和743门课程。

西安交大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合作,设立了丝路培训基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2023年,丝路培训基地慕课平台的总访问量达到467万人次,海外访问量占比超94%。截至2023年12月,基地已举办超过百期专项培训活动,同时上线了30个培训专题、近百门国际课程供学员学习,共培养了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余名学生及企业人员。

西安交大的案例只是“慕课出海”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各大高校也在“慕课出海”进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部组织了88所中国大学为印度尼西亚提供近300门高水平慕课,覆盖印度尼西亚3000多所高校;西南交通大学培养了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轨道交通人才,辐射海内外200余所高校、10万名线上学习者;南方科技大学帮助柬埔寨、肯尼亚等13个亚非国家建设了智慧教室等。

“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建设项目,西安交大在学堂在线国际版和中国大学MOOC国际平台上线课程41门,近2万国际学习者从中获益。”陈灵说。

技术支撑至关重要

慕课背后的科技含量不容小视。如何让海外用户接触到中国慕课,使用好慕课资源,是李睿最关心的问题。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技术运行保障部部长、丝路培训基地技术负责人,李睿告诉记者:“‘慕课出海’的第一步,就是让课程真正触及海外用户。”

据了解,西安交大团队使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对慕课平台进行改进,让人们在搜索时能及时获取相关课程内容。团队采用了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慕课内容。

李睿介绍,西安交大还采取了一些前沿的自有技术,增加慕课内容的关联度与丰富性。例如,西安交大采用陕西省大数据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知识森林相关技术,将培训课程与相关参考材料、学术信息进行关联,制作出覆盖培训课程与相关文献资源的知识图谱。

参训学员可以在慕课平台高效获取课程相关的各类关键信息。这一功能吸引了许多学员持续使用慕课平台学习课程内容。数据表明,慕课平台6个月用户留存率超过45%。

此外,针对“慕课出海”遇到的跨文化障碍等常见问题,西安交大团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贴合使用习惯的文献智能检索与辅助阅读功能,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课程进行多语言翻译,进一步降低语言阻碍。

“海外用户在语言、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慕课出海’有很大影响。我们要做好‘慕课出海’,就必须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李睿说。

依靠创新推动发展

李睿表示,目前,网络资源内容非常丰富,单纯提供课程难以长期吸引用户,必须把慕课视为一个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做好各个层次的服务,才能真正扩大慕课的海外影响力。

“中国慕课自诞生以来,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和模式的创新。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我们也要直面挑战,敢于试错,推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陈灵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慕课出海”正在从1.0阶段向2.0阶段转变。中国也在与更多国家的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并共同建设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开发和推广适合国际学习者使用的便捷、高效的智慧教学工具。

李睿举例,西安交大丝路培训基地的大多数慕课课程偏向工程应用,具有极高的实操性,对课程的现场感、师生互动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把这些课程做精做优,就得持续探索前沿技术,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和线上互动的水平。

除了技术,观念创新也至关重要。陈灵认为,高校承担着引领创新的社会职能。在国际合作当中,中国高校理应当好“领头羊”,向世界友人展示中国大学的担当和开放精神。

“我希望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把慕课这块‘金字招牌’做大、擦亮,让中国慕课能够帮助海外友人获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陈灵说。

(记者 孙明源)

(责编:郝孟佳、李昉)